1931年陈克昌伪装成车夫拉着发臭的棺材将运到红军根据地棺材里放屁打一城市名叫什么
1931年,一位车夫拉着一口臭气熏天的棺木,送到了根据地。棺材里装的并非是什么遗体,而是堆满了腐烂的猪肠和羊肚。战士们被那股难闻的气味熏得差点喘不过气来,他们捏着鼻子,尽量远离这个恶心的物件。然而,当车夫打开棺材的瞬间,所有人都围了上来,兴奋地拍手叫好。原来,这只棺木的“内涵”非比寻常,藏着的是一批宝贵的军火。
这位车夫,正是长期负责我党军事工作的陈克昌。故事要从他出狱后说起。那时,他被省委调任为湘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交通科长,同时兼任洪湖游击队队长。那段时期,我军的游击队武装力量仍显薄弱,手头的热兵器寥寥无几,大多数战士只能依靠梭标、大刀等冷兵器作战,因此,武装建设成了当务之急。
在这时,湘鄂西特委的负责人周逸群看到了机会,他与陈克昌商议,决定趁敌军“清剿”暂时放松之际,大力发展革命武装。由于紧缺,首要任务便是尽快购置军火。这项重任自然落在了经验丰富的陈克昌身上。
陈克昌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他的目标不仅是为游击队筹措一批军火,更希望能开辟一条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输路线。他的第一站是湖北的沙市。在那里,陈克昌伪装成一个土匪,与两名军官悄悄交易。经过一番谈判,陈克昌花费了一千五百块光洋,成功购买了八支手枪、十二支步枪和一箱子子弹。
交易完成后,陈克昌与战友化作渔民,带着这些武器隐藏在船舱中,安全将其运回了部队。然而,第一次交易虽然顺利,第二次却并不如此幸运。在沙市进行的第二次交易中,陈克昌一行遭遇了敌军伏击,损失惨重,队员彭松山也在这次行动中英勇牺牲。沙市的这条军火线因此彻底中断,敌人重新加紧了对我军的围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陈克昌没有气馁,他决定开辟一条新线路,从武汉到上海,迅速将运送回来。为了任务的顺利完成,陈克昌在组织的掩护下,伪装成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来到了汉口。他还特意将妻子谢新安也接到身边,夫妻共同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
在汉口,陈克昌与当地商会理事戴成以及武汉交警总队军械处的杨处长先后完成了两笔交易。第一次,陈克昌通过与戴成的合作,用农作物交换到了一批重要的军火。通过戴成的帮助,这些军火成功运送到前线,助力了陈沱口保卫战的胜利。但第二次交易中的军火运输问题,却让陈克昌犯了难。由于前线十分紧张,军火运输成为了组织的难题,而陈克昌此时既没有足够的人脉,也没有强力的武力支持,只能依靠智慧。
巧合的是,陈克昌在途中碰到了一家人正在举行丧事,这让他突然有了灵感。当天,他便买了一口棺材,还在菜市场购买了大量腐烂的猪肠和羊肚等内脏。由于天气炎热,这些内脏不能长时间保存,摊主看到陈克昌要买这么多,忍不住问道:“买这么多,你能吃得完吗?”陈克昌随即反应迅速地笑着回答:“大哥,这是家里办喜事,实在是太穷了,买不起多少肉,买些杂肉回去,大家好好吃一顿。”摊主并没有多想,随便收了点钱,陈克昌便将这些内脏带回家。
他将内脏放进棺材里,泡了一整天,迅速发出了刺鼻的腐臭味。接着,他将购买的用防水材料包裹好,藏入棺材的底部。为了掩人耳目,他还特地请了吹丧乐的乐队,前面是“孝子”开道,后面是“孝女”哭灵,大家一边敲敲打打,一边正式出发。
当他们到达城门时,守城的敌人常规检查仍旧严格,陈克昌便说:“官老爷们,我们这一行走了好几天,已经有点味道了,再不入土为安,怕是会影响到别人。”敌人们见到这幅情景,原本想详细盘查,可是走近后闻到扑鼻的臭味,实在无法忍受,便骂骂咧咧地转身离开,最后挥手让他们迅速通行。
然而,在路途中,他们又遇到了三个敌军巡查员。起初,陈克昌依旧以丧事为由推脱,谁知敌人执意要开棺检查。“管你家谁死了,规矩就是规矩,赶紧打开看看。”无奈之下,陈克昌装作答应,慢慢走到棺材前,假装要打开的样子,引开敌人的注意。趁敌人探头过来时,陈克昌迅速出手,凭借出色的身手,一举击毙了两名敌人。另一个敌人听到枪声急忙过来查看,正准备开枪射击,却被乐队中的一名成员用棒槌击中了后脑,晕倒在地。
见状,陈克昌赶紧将敌人捆绑起来,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和弹药。这时,乐队成员并没有揭穿陈克昌的伪装,而是在关键时刻给予了他帮助。最后,吹打着丧乐,他们继续上路。
到达营地附近后,陈克昌把其他人打发走,自己扮成车夫独自将棺材拉进了营地。远远地,战士们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他们心生疑惑,不敢靠近。陈克昌打开棺木,拿出了那些军火,笑着向大家喊道:“看,我带来的好东西!”战士们看到这些军火,立刻兴奋起来,尽管臭味难闻,大家还是纷纷围了上去,拍着大腿高兴地说:“太好了,正是我们需要的。”
就这样,陈克昌成功将这批军火送到了我军的根据地,为红九师第十九团提供了强有力的武装支援,也为湘鄂西中央分局的成功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克昌虽然未曾亲临抗战前线,但他在抗战中的贡献却同样不可忽视。曾有人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正是因为有无数像陈克昌一样的烈士,他们不畏生死,凭借智慧与勇气,为新中国的胜利开辟了通途。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吃瓜网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举报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